4 月 11 日,记者从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获悉,2022 年,该局组织开展了农资、消防、安全、食品相关产品等 22 种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,共抽检了 651 家企业的 693 批次产品,经检验,合格 659 批次,发现不合格产品 34 批次。
针对此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,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各地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,开展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工作。依法查封、扣押不合格产品,责令不合格产品销售企业停止销售同一产品,全面清理、依法处置库存不合格产品;责令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同一产品,并明确整改要求,督促落实整改措施,及时组织复查。对涉嫌犯罪的,及时移送司法机关。依法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纳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。并组织有关行业组织和技术机构,帮助企业深入查找原因,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,促进行业质量水平提高。
抽查了兰州、天水、白银、庆阳、平凉、定西、陇南、临夏、金昌、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甘南及兰州新区的 82 家企业销售的 100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7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有机质、总汞、包装标识。
抽查了兰州、天水、白银、庆阳、平凉、定西、陇南、临夏、金昌、嘉峪关、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甘南及兰州新区的 26 家企业生产销售的 30 批次餐具洗涤剂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2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甲醇含量、总活性物、去污力。
抽查了兰州、兰州新区、定西、天水、张掖、武威、酒泉、嘉峪关、金昌市生产企业 6 家、流通领域 13 家 20 批次产品,M6米乐发现不合格产品 1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纸杯产品的 感官指标 。
抽查了兰州、嘉峪关、酒泉、张掖、金昌、武威、定西、临夏州、陇南、天水、平凉、庆阳、甘南、白银及兰州新区的 35 家生产、流通企业的 35 批次车用尿素水溶液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1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杂质含量(醛类)。
抽查了兰州、嘉峪关、酒泉、金昌、张掖、武威、临夏、陇南、天水、庆阳、白银、平凉、定西市(州)的 20 家流通的 20 批次制动液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1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均平衡回流沸点。
抽查了兰州、天水、白银、庆阳、平凉、定西、陇南、金昌、嘉峪关、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甘南 13 个地州市及兰州新区的 100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 3 个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甲醇含量、氧含量不合格。
抽查了兰州、天水、白银、庆阳、平凉、定西、陇南、金昌、嘉峪关、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甘南共 13 个地州市及兰州新区的 100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 1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冷滤点。
抽查了兰州、天水、白银等 12 个地州市 14 家企业销售的 15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2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项目。
抽查了兰州、定西、金昌、张掖、敦煌、嘉峪关、武威、天水市的 20 家企业的 20 批次产品 ,发现不合格产品 1 批次。不合格的项目为冲击吸收性能和耐穿刺性能。
抽查了兰州、定西、金昌、敦煌、嘉峪关市 15 家企业销售的 15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2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密目式安全立网中的断裂强力 × 断裂伸长。
抽查了兰州、嘉峪关、酒泉、张掖、金昌、兰州新区 12 家生产及销售企业 12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3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:抗乳化性。
抽查了兰州、白银、兰州新区 4 家企业销售 4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2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:运动黏度、介质损耗。
抽查了兰州、嘉峪关、张掖、金昌、白银、兰州新区 7 家企业生产销售的 7 批次产品,发现不合格产品 3 批次。不合格项为垫圈硬度。
主要对气门、气缸套、轮胎螺栓及螺母、轴承等 4 类 50 个批次的配件产品进行了抽检,发现不合格产品 5 批次。不合格项目为抗拉强度、硬度。